描述
先修建議
學員如果沒有訂線經驗建議先修 RS-B 課程
課程內容
- 工具、岩塊、岩板、硬體設備
- 訂線準則、概念
- 抱石動作專有名詞
- 實訂與評鑑
- 團體試線
- 安全考量
課程資訊
日期:開放預約
時數:2天(共16小時)
地點:由講師到學生們平常訂線的場地上課
開班人數:2-6人
訓練對象:報名者需年滿16歲。
同意書:攀登是極危險的活動,學員必須在課前簽署〈同意書〉。未滿20歲者,需由學員及其父母監護人共同簽署。
↑回到資訊選單(看費用裝備資訊)
課程費用:15,000元
時數:2天(共16小時)
日期:開放預約。
地點:由講師到學生們平常訂線的場地上課
課程介紹:
這篇有點長的文章是賣課程的廣告文,如果對攀岩路線設計不感興趣可以轉台。開訂線課程的主要目標是希望能提升台灣攀岩選手在國際比賽的成績。雖然我不是攀岩比賽咖,而是技術攀登冒險咖,我想變強的原因是為了要活著回來,不是為了獎杯或掌聲,與比賽目的有差異,但變強的目標一致。
攀岩活動發展的首要條件是有適合攀爬的地理條件,例如美國Yosemite的花崗岩大岩壁使裂隙攀登技術發展成熟,相對的歐洲,尤其是法國的石灰岩就擁有運動攀岩的發展條件(1980年代)。在亞洲國家裡,日本跟韓國發展較早,因為有堅硬的花崗岩地質,日本已經開發出V15的抱石路線,在環境刺激下,日本選手抱石普遍級數高。香港、新加坡條件相似,土地小,幾乎完全靠人工岩場發展。中國文化封閉,起步較晚,但資源廣大,已多次有選手進入國際決賽,且在2022年IFSC世界盃分站抱石賽,中國女選手駱知鷺站上頒獎台獲得季軍,我相信將會有越來越多的中國選手站上世界盃頒獎台。其他泰國、越南、馬來西亞、印尼等等熱帶亞洲國家各有特點,雖攀岩運動發展較晚,但2022最後一場雅加達的世界盃leading賽事,地主國印尼已經有選手進入決賽。台灣在亞洲中雖屬於攀岩較早發展國家,可能民風限制,攀岩運動發展不易,國手在國際比賽成績皆不理想,至今尚未有選手進入世界盃決賽。
在90年代,最初的攀岩比賽由國際攀登聯盟UIAA辦理,當年的人工岩場無論是岩板或岩塊都由法國EP所製( Entre-Prises,法語Entre= between, Prises=holds,所以品牌意思為 Between-Holds,跟企業Enterprise沒關係)。早期EP岩板製作仿地中海地區天然石灰岩壁,以一米平方為單位翻模拼造立體浮雕岩板。其所發展出來的岩塊也參考當地條件石灰岩的抓點,所以攀岩就幾乎等於是在考驗指力,主要使用…扣、抓、握、摳等等在指間與手掌大小範圍的岩塊,而當年的比賽訂線也是強調攀岩者的指力、reach、抓握耐力為主。加上Wolfgang Güllich開發並首攀全世界第一條進入9a(5.14d)的路線Action direct(德國南部Frankenjura的石灰岩,1991),需要在極大角度的牆面去抓極淺的單指洞而聲名大噪。推波助瀾之下,此種特別強調指力的攀爬style也因此傳播各地,包含台灣也由韓國补來慶教練傳到國內,當時流行使用campus board來特訓指力(也是由Wolfgang Güllich發展)蔚為一股風潮。
雖然法國楓丹白露百年來一直有少數攀爬者在此抱石休閒,在歐洲初期抱石活動並未吸引主流群眾。而地球的另一邊美國,1950~60年代以John Gill為首醞釀出新型態的抱石革命。動態dyno與使用岩粉由他引進攀岩界,因此他也被尊稱為現代抱石之父。他是位數學老師也是體操運動員,開始接觸攀岩運動後,融合體操背景,除了指力外,引進體操中單槓、雙槓、高低槓等等如特技表演般的動態攀岩技巧。如此的攀爬型態除了指力外,勢必要求更全面的體能,如爆發力、柔軟度、協調性與核心力。當年John Gill展現極大核心力的一張單手front lever的黑白照片謂為經典。美國各地漸漸開發出著名天然抱石場如 Bishops, Hueco Tanks等等,直到現在仍然四處開發新的天然抱石場,難度級數甚至推測到達V17。
由於John Gill 以核心攀爬型態的影響,加上北美洛磯山脈及加州Yosemite以花崗岩為主,花崗岩的石英礦物性質堅硬,不會產生如石灰岩侵蝕後坑坑洞洞的岩點,而會因熱脹冷縮分裂產生如edge、sloper、 ledge或 corner類型的握點,挑戰堅硬的花崗岩抱石需要發展出新肌肉群與新技巧,漸漸孕育出新一代的抱石達人。人工岩場的風格也慢慢隨著進化,除了舊傳統考驗指力之外,增加許多強調核心body tension的攀爬動作,自然而然以車庫文化著名的美國許多攀岩者開始在後院塑造沒有明顯”抓”點,需要透過強大核心、透過body tension才能hold住的sloper岩塊,例如最早經典的岩塊品牌Pusher。從那裡萌芽產生許多岩塊塑型師,漸漸擴展出許多新興岩塊品牌。剛開始也盡量配合鎖在EP浮雕岩板,後來發現路線與動作需求,岩塊必需做更大才能達到效果,為了鎖這些大岩塊,舊式EP浮雕立體岩板也等著被改革。
當年由於居住在冒險天堂的美國the Pacific Northwest,我原本都從事冒險式攀登(adventure climbing):如阿爾卑斯攀登、多繩距、Yosemite大岩壁、偏遠冰河大岩壁,所以攀岩以傳攀為主。但在美國投入學術界期間,在有限時間之下我只好變成一隻人工岩場的gym rat (早期Alex Harnold也完全是一隻gym rat),幸運的是遇到對的人、事、時、地、物:當時正好碰上人工岩場結構、岩塊、攀岩鞋、路線型態、攀岩比賽大進化時期,當gym rat反而讓我大開眼界,讓我脫胎換骨 。原來人工岩場抱石的眉眉角角學好的話,可以訓練到之前未充分利用到的攀岩肌群,加上在美國唸醫學院,有運動醫學背景,在理論與實際配合下,讓我攀爬能力精進 。故事開始於2005年Portland市開了一家300坪以上的室內岩館,The Circuit Bouldering Gym,這為前所未聞,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室內抱石場。起創者Andy原本是個climbing bum,四處攀岩流浪,缺盤纏時打工替別人蓋岩場,因此累積了許多現代岩板結構的知識,他最後終於募集足夠資金,在Portland市租了一間夠大的廠房,親手打造一間mega尺寸的室內抱石場,採用平面岩板幾何結構。我原本替大學校園的岩場訂線,自從The Circuit Bouldering 在2005開幕後,我剛剛取得博士學位閒閒沒事,自然而然的納入The Circuit 的訂線團隊學習更進階的訂線技術。在高手雲集的美國訂線壓力很大,路線訂不好只能承擔抱怨,但有壓力才有進步,我就在那環境下被淬鍊而成長,成為一位型態多樣性成熟的訂線者。
The Circuit Bouldering Gym 很像人工岩場的育苗中心,這股 indoor bouldering style慢慢由Portland 往北傳到Seattle、 Vancouver,往南傳到San Francisco、LA 甚至到德州,都有看到當初由Circuit Bouldering Gym出來的人在美國各大都市開設大型室內抱石場。
抱石運動也在那幾年傳播開來,不僅大型人工抱石場在美國四處建造,大型室內攀岩場的風潮也漸漸在歐洲興起,最早是英國Sheffield的 The Climbing Works,慢慢傳遍歐洲各國,也掀起建構業者的改革,EP一平方米制式岩板的落伍設計再也無法獨佔岩場建構市場 (可惜台灣還是讓落伍的EP岩板獨攬市場主流超過20年,造成發展遲滯不前)。
2007年世界攀岩運動有幾個革命進化,一月27日IFSC於德國法蘭克福成立國際運動攀登聯盟脫離UIAA,之後攀岩賽事皆由IFSC舉辦抱石、先鋒上攀與速度等不同運動項目,而且靠著比較先進的取景拍攝角度讓運動攀岩更清楚的由影像呈現,刺激攀岩運動更普及。2007年超大型岩塊volume路線概念開始萌芽發展,使攀岩技巧變為更需要靠身體核心力量來通過難關,而2007年La Sportiva發表了革命化的Solution岩鞋,讓攀登者能把現代新技巧更精準的執行。
早期台灣蓋岩場,以四處標岩場工程的承包業為主,這些承包商最大的問題在於其本身並不攀岩,不懂攀岩動作的承包業與公家單位的業主(早期台灣岩場以公家單位為主)蓋出來的岩場比較像是打造一座大型裝置藝術品,對攀爬者進階並無幫助。而對想追求進階的攀登者個人,他/她可能是無閒暇時間的上班族或是對營造工法不熟悉,簡言之就是會蓋的不會爬,會爬的不會蓋,各自需求不同但無交集,甚至有一段時期全台攀岩者一致迷信大overhang的岩板,因此一直無法蓋出比較理想的攀岩場。近幾年國外新資訊較易於取得,少數有接觸攀岩的青壯階層家庭背景資金雄厚,不需為經濟壓力而投入職場,這樣的條件之下可以投入精神與時間學習營造工法,因此岩場建造不再壟斷於少數的岩場承包商與公家單位的業主,在私人商業岩場自由競爭下,岩場設計近幾年都有在改善中。
然而我個人觀察之下,雖然岩場都有改善,蓋的相當壯觀好看,但結構設計仍舊尚未成熟,還沒有掌握到像歐美水準的攀爬設計關鍵。然而,硬體設備投資往往超過千萬甚至數千萬,因此岩板設計這項缺失並無法輕易改善,期盼未來的新建岩場能進步之餘,現階段只能配合現有狀況,由路線設計去補償岩場設計的缺失。
畢業後我漸漸從美國搬回台灣,第一次到台北中華山協舊址蘭州街三樓公寓改建的室內抱石場,這裡曾經培養出多位國手,在美國抱石所需要的body tensions型態的路線這裡幾乎沒有,我在美國爬完一個session可能全身上下的肌肉酸痛,在蘭州街路線難度幾乎以手點大小來決定。爬完一個session只發覺已經沒有手皮可以握點,全身肌肉幾乎沒使用到。
幾年前我曾受邀開一堂人工岩場訂線課。這是在國內私人商業型態岩場開始慢慢發展中的第一場訂線課,算是一個新領域。六天課程下來我發覺在美國時常做的動作,對台灣訂線員卻是很陌生。教學相長之下我學到必須採取分級教導,訂線課程將分為商業岩場訂線(各階層),與競賽路線(進階)。近年北部岩場曾專程聘請日本訂線專家來台北開辦訂線課,觀察岩場路線的發展狀況,日本訂線專家或許並未獲得該有的效益。
設計路線跟設計岩場我認為都必須要有相當的路線動作資料庫才能找到進步空間。好的訂線員極為稀少,在我觀察之下,國內訂線員中的只有PoGo的老將曾俊傑(小傑)比較常訂出好路線。
十幾年前派出國的攀岩國手是李虹瑩、林秀儒,經過了十幾年,今年,2022年最後一場在雅加達的世界盃,看到的還是李虹瑩、林秀儒,國內真的無法訓練出新血了嗎?
山協的運動攀登委員會每年收取教育部經費補助跟奧委會經費補助,也積極的在各縣市召募分會收取費用來擴展業務,也派出國手積極參與IFSC國際賽事。我們的攀岩活動起步比中國早,但成績都持平,已經被中國甚至更晚起步的東南亞國家超越了。成績無法突破,是不是該檢討教練與訓練機制是否有改善空間?
最近看到發生在中和原岩確保意外受傷影片,運動攀登委員會所創的國內CBT檢定考試的確保方式,是不是也有改善空間?最安全確實的確保法我認為只有一種,而且隨著條件變化而改善進化,三十年前最好的方式跟現在比較起來的確不同 (台灣好像被區分為美式確保法或法式確保法,我回國後第一次聽到這些混淆的名詞)。最近因為器械進化而廣為流行單手tunnel up的確保法,從YouTube中有人測試單手tunnel up確保的影片,證據顯示這是個極不適合教導新手的危險確保法。總而言之,選擇各種不同的確保方式也是自由市場機制,無法強制每個人都採取某種特定的方式,自己的人身安全必須自己顧,先鋒攀登者其實也有責任篩選自己的確保者。CBT的確保檢定如果不合時宜,造成較高風險的話,大家自然而然會唾棄這個沒公信力的CBT檢定制度,先鋒者請自求多福篩選值得信賴的繩伴。
在攀岩活動漸漸運動化之下,以預先安裝的bolts取代傳統先鋒攀登者放置的岩械,冒險性質已經減少到微乎其微,攀岩朝運動化發展,自然而然在2020年第一次被納入娛樂化的奧運比賽,選手在比賽中賣力演出以搏取觀眾的掌聲,從某些角度來看似乎與攀岩的初衷有偏差,但這是現代發展趨勢。
比較起國內攀岩選手與國際選手的能力,觀察下國內選手最強項可能是指力,然而,指力在攀岩上只能是最基本的要求,我們的選手並無法在指力佔上風,反而在長期依賴指力的訓練方針下,其他如核心、動態、協調卻往往被忽視,例如某年的世界盃分站抱石比賽,女子準決賽其中一條平衡協調路線,瘦長身材的攀爬者應該較有優勢,卻看到我們瘦長的國手無法通過平衡難關,而比利時矮矮胖胖的選手Chloe Caulier 卻輕鬆通過難關,她憑的是超強的核心與協調性。幾年來我觀察IFSC世界盃比賽為了提高演出的娛樂性,演化出許多一般在冒險攀登較不會嘗試的動作,例如 parcours (英文parkour )、double/triple/quadruple dyno 、360、bat-hang、body flag、極端slab平衡等等…台灣選手在先天岩場硬體與訂線上就缺乏這方面的接觸,出國比賽自然而然都鍛羽而歸。想要取得好成績在訂線上就必須配合這個趨勢。
每個人都會訂線,但能訂出好路線的人,比例非常低。訂線師的挑戰在
(1)攀岩動作的資料庫 : 建立本身的資料庫大部分來自攀爬天然路線,其次是其他經驗豐富的訂線師所創(原始來源可能也是來自天然岩石地形)
(2)觀察力與推理能力 : 小小的動作差異,訂線師是否能觀察體會出來
(3)試線的學習力 : 訂線師本身是否有足夠的爆發力、指力、協調性、柔軟度與觀察力去試新線,試線後能不能學起來儲存進入自己的資料庫。
學員如果沒有訂線經驗建議先修 RS-B 課程
日期:開放預約
時數:2天(共16小時)
地點:由講師到學生們平常訂線的場地上課
開班人數:2-6人
訓練對象:報名者需年滿16歲。
同意書:攀登是極危險的活動,學員必須在課前簽署〈同意書〉。未滿20歲者,需由學員及其父母監護人共同簽署。
↑回到資訊選單(看費用裝備資訊)